思想破冰 行動突圍 奮力在集團高質量
發展賽道上跑出北疆交建加速度
內蒙古北疆交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康寧
2024年,是北疆交建公司重組成立后拼搏向上、銳意進取的開局之年,公司上下始終保持“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理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清廉國企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始終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以強烈的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鍛造自己,涵養忠誠品質,認真履職盡責,模范遵規守紀,始終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絕對純潔,牢牢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以黨建“第一責任”助力發展“第一要務”。努力朝著全面打贏“三大攻堅戰”這一目標穩步邁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北疆交建人的使命擔當。
把樹牢市場化思維,依靠市場化手段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一些干部或多或少還存在發展思維的固化、發展路徑的依賴,對市場變動趨向、產業發展走向不敏感的問題,思想不解放,觀念不轉變,發展就舉步維艱。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改變行政化慣性思維,樹立強烈的市場化思維,走出“溫水煮青蛙”式的舒適圈,改變思維慣性,克服發展路徑上的“依賴癥”,從觀念上進行轉變和再造,改變過去粗放式、效率低、效益差的經營狀態,對標行業一流企業,樹立精準、高效、效益優先的發展理念。把成本管控放到突出位置,不斷深挖降本“內潛”,拓展增效空間,提高經營管控“含金量”。堅持從日常抓起、從細節做起,重實踐、懂市場、搶抓機遇,加快推動形成“路域經濟”“路衍經濟”“路外經濟”等傳統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和趨勢,挖潛增效,最大限度激發路衍產業發展新活力。今年以來,北疆交建公司高效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交通運輸廳關于服務區服務品質提升工作的部署要求,建成自治區首批“司機e家”綜合服務體,為過往司乘提供休憩場所及餐飲服務。大力推行“蒙e行”貨運車輛積分兌換制度,注冊會員達到5620人,累計兌換積分63167分。同時,對自營商品結構進行優化,設立特產專柜,本地特產上架比例達50%左右。啟用商品交易結算平臺,真正實現“同城同質同價”。
把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作為公司做優做強做大的重要驅動力。我們要真正轉變“甲方”傳統思路,形成主動開拓市場的行動自覺,樹立和強化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的乙方意識。以客戶為中心,貼近客戶需求,放下姿態、撲下身子,主動走出去、跑市場、找項目、攬業務,不怕困難、勇于攻關、搶抓機遇,不斷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外部市場占有率。2024年,公司成功取得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等資質。中標蒙能集團、中交北方公司等13個工程類、機械設備采購類、材料供應類標的。同時注冊“北疆交安”商標,與15家制造商簽署了《產品代工生產協議》。
目前,北疆交建雖然取得了一定資質,但依然存在因資質短缺制約公司發展的問題。我們要緊密結合明年公司重點發展方向,以2025“資質等級提升年”為主要著力點,把已有的資質等級提上來,把某些領域的資質空白填補起來。切實用好拓展市場的這塊“敲門磚”,實現快人一步搶占市場,全力把資質等級提升工作落實好、落實到位。
堅定不移走多元化發展道路,打造北疆交建新利潤增長點。多元化發展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要用專業化的視角去拓展多元業務,綜合評估產業的市場潛力、技術創新水平、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面臨的風險挑戰等,確保布局的產業既符合公司實際和集團長遠發展戰略,又保證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實現穩健高效的多元化轉型發展。今年以來,公司多項盤活資產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桔子酒店項目自9月14日試運營起,酒店處于增長期和淡季仍保持65%的出租率,線上會員訂房比例為82%,全渠道酒店評分超過4.85;新能源裝備園區項目建成后將與海西路汽車集散區共同構成呼和浩特市新能源汽車銷售產業新集群。目前,該項目已被納入回民區政府的“十五五”發展規劃;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積極推進存量資產資源的盤活與高效利用,打造了集休閑、購物、娛樂于一體的地標性年輕人聚集地;冷鏈配送物流園區項目以“交通+物流”為經營策略,打造智慧高標準冷鏈倉儲;倉儲物流供應鏈以“頌美知心”“北疆友約”“美驛”等自有品牌為依托,構建供應鏈管理平臺。匯集內蒙古12個盟市的高品質特色產品,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等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目前,平臺提供的產品種類已達到1571種,并為服務區和城市門店提供配送服務。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2025年即將到來,北疆交建將乘風而起、踏浪前行,以全面打贏“三大攻堅戰”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爭做政治過硬、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不懈奮斗者,奮力在集團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北疆交建加速度。
一路“鏈”百業 走出多元化發展共贏之路
內蒙古北疆交建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王雄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內蒙古北疆交通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按照集團黨委提出的一系列治企、管企、興企理念和改革發展戰略部署,以社會效益優先和服務地方經濟為原則,充分依托高速公路點多、線長、面廣的自然屬性和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帶動、輻射作用,初步構建起“交通+商業、交通+餐飲、交通+物業、交通+文旅、交通+服務等”多維共生的路衍版塊,加快推進“游、購、娛、食、住、行”交通綜合服務全產業鏈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以“鏈”為引,驅動戰略轉型,拓展多元發展新版圖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探索新的增長點和業務領域。北疆交建公司作為集團交通商業運營板塊的核心力量,面臨著從傳統公益服務保障向專業化、多元化、精細化商業服務發展的轉型挑戰。公司成立一年以來,堅定履行公共服務和商業運營兩大職責,以高質量服務美好出行為己任,以平臺化打造、品牌化運營、數字化賦能為路徑,積極打造以服務區運營業務作為核心平臺,同時依靠交通建設以及路衍產業給予有力支撐的產業布局架構,形成“核心平臺+雙支撐”的發展格局。全力構筑服務區運營中樞平臺,精心培育交通建設、路衍產業兩翼支撐,促進各板塊間深度融合、協同共進,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整體產業布局的集聚效應與規模優勢,為構建現代化交通產業體系筑牢堅實基礎,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行業變革中脫穎而出,開辟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增長空間。為了保障專業化轉型和多元化發展的順利推進,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戰略管理,明確發展路徑,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聚焦核心業務,提升在交通商業領域的專業競爭力。二是優化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率,依據集團公司有關“六定”方案相關指導意見,科學設置組織架構,強化職能定位,提高決策和執行效率。三是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創新能力,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四是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激發內部活力,實施激勵機制管理創新,構建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二、以“鏈”為擎,點燃科技創新,激發內生發展新動力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供應鏈的高效與穩定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產業化項目,作為連接生產、流通與消費的橋梁,不僅能夠促進資源整合,還能顯著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降低成本并增強韌性。北疆交建公司著力打造“游、購、娛、食、住、行”全產業鏈,促進產業協同高效發展。為加快產業鏈建設,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速在建項目的建設施工速度,確保在規定時間內投產運營。二是積極拓展“交通+文旅”項目,通過拓展如響沙灣、白音淖等服務區空間與功能,將封閉的高速公路進行優化開放,提升高速公路的輻射范圍和服務能力,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三是強化“美驛”“頌美”“北疆友約”等交通集團自有品牌和電商平臺建設,形成“線下+線上”“路內+路外”的融合經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品牌競爭力。四是依托高速公路主干線,利用市區閑置資產和服務區內的閑置建筑物及房間進行改造,發展物流運輸綜合產業,增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升物流運轉效率。五是加強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供應鏈信息化平臺。實時監控供應鏈各環節的數據和信息,及時調整采購、生產、銷售等策略,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六是深化市場拓展,與主要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共享信息、協同規劃等方式,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
三、以“鏈”為基,強化團隊協作,凝聚強大發展新合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領導干部應當是創新的癡迷者,企業管理應以現代化手段為引擎,激發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力。我們所涉及的物業、餐飲、零售等板塊所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產業規模增長乏力,行業利潤率普遍偏低。為在“三大攻堅戰”中打個漂亮仗,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基于高速公路現有基礎設施和網絡資源優勢,開展低空經濟規劃,探索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打造低空場景應用全鏈條服務能力,并發力建設低空人才培養建設體系,全方位保證場景落地實施。二是全面開展資質等級提升行動,通過申請、收購、并購等渠道提升資質等級,為開拓市場、多元發展提供資質保障,為公司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弘揚“四千精神”凝聚改革共識,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把拓展國內、海外市場作為主攻方向,積極主動地走出去。四是樹立市場化思維,領導干部率先自我“革命”,打破思維定式。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敢于正視企業存在的問題,不忌諱“就醫”,敢于“下猛藥、去沉疴”,通過改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新出現的問題。五是加強風險管理,提升合規經營能力,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意識,抓好各類風險的監測預警、識別評估和研判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六是加強運營管理,提升精益運營能力,進一步樹立成本化、標準化、利潤化,精算管理理念,將精算管理運用到項目全周期、供應鏈管理、營銷服務等全流程全鏈條,以最小資源投入,創造更多更大價值。“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集團的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全體干部職工的心血與智慧。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在“思想破冰 行動突圍”的道路上,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集團2025年進中游和進500強目標,緊緊圍繞目標任務達標、市場開拓和多元化經營“三大攻堅戰”,不斷延伸交通商業產業鏈,最大限度釋放公路交通的溢出效應,“衍”出一路好風景,共同譜寫集團發展的嶄新篇章。
以守正創新推動轉型升級
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范振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當前集團各單位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各類傳統生產要素亟需轉型升級,在轉型中堅守守正創新這一重大原則,既要有聚焦主責主業的強大定力,又要有布局多元新興產業的銳氣膽魄,靠改革激發活力,靠創新做大做強,才能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以守正創新促進管理提質增效
國企改革越是進入深水區,越是要守住方向、守住原則、守住立場、守住命脈,同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與企業發展規律,把創新構建和培育科學管控模式貫穿始終。一是提升管理認知,強化現代管理體系。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和合規化要求,立足企業實際,理順管理職能,妥善處理業務開拓與壓減要求的相互關系,做強總部,做精專業,做實基層,避免、克服和解決國企內部可能存在的行政化、機關化、官僚化傾向,打造充滿活力、富有能力、形成合力的組織架構。二是針對現有業務特點,強化精細化管理。改革重組后的集團呈現出資產規模大、涉足產業多、地域分布廣、經營半徑寬等特點,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在聚焦主業的基礎上探索地理測繪、房建設計等路衍業務。為了避免出現大而不強、合而不團、缺乏韌勁的問題,在已經運行22年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體系的基礎上,全面審視和重新設計了各項業務流程及管理,破除流程中的冗余步驟和瓶頸,從而提高整體效能效率。這不僅可以有效支持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數字化轉型,還進一步優化資源利用、提高生產力。三是挖掘企業精神,重塑企業文化。企業干部員工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法,起著引領企業發展的精神推動力和起到運轉的潤滑劑的作用。以華為為例。華為自1996年開始構建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形成《華為基本法》,讓每個華為人時刻有危機意識和變革意識,這種居安思危,改革求變,從而不斷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企業文化,是華為在每個關鍵節點都能找到前進方向的根本原因。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需重塑企業價值觀念,進而指導調整發展戰略和管理體系,構建與企業精神、價值觀等相匹配的規章制度、組織架構、工作流程。
二、以守正創新推動市場拓展
在市場化經營中無論面對怎樣的艱難曲折,都始終守好主責主業,以市場化思維深化市場拓展,在識大局、觀大勢、謀大事中、穩健求突破。一是守盤子、抓市場,勤練內功強本領。設計院始終把抓市場作為頭等大事和主要工作。今年以來,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以集團黨委“三大攻堅戰”為號令,從加強技術服務、強化質量把控、鉆研技術創新、提升資質管理等方面練內功,在自治區形成了“以質量贏得人心,憑信譽拓展市場”的良好局面。二是闖新路、搶市場,外聯合力促發展。依托設計院在勘察設計行業深耕多年的品牌優勢、國企背景及資質、技術硬實力,扎實推進“經營片區”落實落地,以良好的技術服務推進重點區域市場開拓,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用好檢測公司和各生產分院特色優勢,打造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的差異化競爭實力,優勢互補、齊心協力搶占市場。
三、以守正創新審視多元發展
傳統交通行業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都在適時調整資源配置方向,改進業務組合方式,逐步將經營重點集中到有戰略意義、盈利基礎、發展前景或風險可控的業務單元。從目前全國交通企業的成功實踐看,發展數字化產業是必由之路。一是要培養數字化團隊。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探索數字化轉型,優先從主業開始,同時涵蓋人、財務、資產、數字化等管理領域。例如,在勘察設計方面,在“GIS一張圖”基礎上開發設計協同系統,解決在一個信息平臺實現數據收集、存儲、共享和更新的問題,應用無人機測繪技術開展地理測繪業務;引進了橋梁智慧檢測系統滿足養護設計需求,同時,在管理領域,獨立開發的OA辦公系統,實現行政管理、人力資源、財務管理、資產管理、資料數字化等電子化辦公流程。在開展這些業務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數字化轉型人才。培育自主創新的數字化隊伍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智力保障,也是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站在市場前沿,依托項目開展了許多應用研究并形成科研成果,但是在打通科技成果向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對接的“最后一公里”方面一直是薄弱環節。2024年,以“揭榜掛帥”、職工創新工作室、創新團隊等方式,鼓勵有技術研究基礎的人才和團隊積極主動參加科研創新,形成科研產品初期就尋找并對接市場,催生出目前的地質勘探、建筑工程、數字信息平臺等戰略性路衍產業,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提質的同頻共振。下一步,內蒙古交通設計院將堅決貫徹集團黨委改革發展部署,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效益,上下聯動,多措并舉,自我加壓,在思想上“站起來”,行動上“跑起來”,勇當“先行者”,在集團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打造國內一流企業的征程中體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供稿:內蒙古北疆交通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