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發現你身上的閃光點”欄目,致力于挖掘身邊榜樣,弘揚企業文化。愿每一位榜樣故事如星火,點燃更多職工心中奉獻的火焰,激勵大家尋找自身優勢,宣傳更多正能量,攜手共建“愛企如家、以企為家”的企業文化理念。
在內蒙古交科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二工程分公司,有這樣一位職工—— 孫海園。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常年堅守項目一線、奉獻自我;在工作之余,他更深耕志愿服務領域,以無私奉獻書寫動人篇章,在奉獻之路上留下溫暖足跡。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志愿服務故事。
以熱血為墨繪就生命長卷
晨光穿透采血室的玻璃,在儲血袋上暈出琥珀色的光,每當這時,我總會想起二十一年前的那個秋日。剛結束軍訓的少年,攥著體檢表在獻血車前深吸一口氣,400 毫升熱血如初春的溪流,帶著生命的溫度注入未知的軀體。彼時的我未曾料到,這袋熱血會開啟一段跨越二十一載的生命對話。
血脈相連:在利他中重構生命的坐標
2008年寒冬,內蒙古血液中心走廊,一位父親攥著女兒病歷來回踱步。長期勞作讓他血小板偏低,無法為病危女兒獻血。當聽聞“孩子生命進入倒計時”,他眼中絕望如刺目寒光。同為父親,我共情他的焦灼,脫口而出“我的血定向給她”。6個治療量血小板緩緩注入小女孩體內,兩個素不相識的生命,在命運的長河中完成了一場守望與救贖。
星火燎原:在堅守中構筑精神共同體
二十一年間,37 次針頭刺破皮膚的微痛,14700 毫升血液的循環流轉,背后是無數個與自我對話的清晨。妻子的勸阻里,藏著對家庭完整的牽掛 —— 這份矛盾如同普羅米修斯的火種,帶來向善的光明,也伴著現實的灼痛,卻始終指引著我向暖而行。在獻血者微信群里,我們自稱 “血液游擊隊”,每當緊急用血的請求彈出,“我報名” 的回復便在群內此起彼伏。素未謀面的我們,因共同的信念結成同盟,彼此分享的不只是血液,更是危難時刻愿將生命托付的信賴。
生命禮贊:在超越中抵達精神的原鄉
捧著全國無償獻血金獎證書,我看到的不是榮譽勛章,而是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鏡。如今,我的獻血證已積成厚厚一摞,每一本都記載著一段與生命相關的故事。我漸漸懂得,生命從不孤立存在,只要伸出臂膀,便能完成從“我” 到 “我們” 的跨越,讓個體的微光融入群體的星河。
站在2025年回望,那些針頭刺破皮膚的瞬間,早已化作生命年輪里閃光的金色印記。我想,或許生命最美的模樣便是如此:不必等待炬火,你我皆是光源。當千萬束微光匯聚,便能照亮整個人類前行的星空。
(供稿:內蒙古交科路橋二工程分公司)